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以幫助為名的社會運動」真正該幫助的,是誰?

這陣子看很多媒體都在報導一個吳導參與、「以幫助為名的社會運動」的活動訊息。
乍看之下,這個概念似乎正是我們這個社會迫切需要的。
但內心就是覺得怪怪的,而這個怪的感覺還不是只有一點點。
於是我仔細搜尋了相關的報導和內容。
我發現他的概念主軸Be A Giver是非常好的,
但問題就出在「幫助」這兩字。

別誤會我的意思。能夠助人是很好的。有能力時幫助「暫時處在人生低潮」的朋友絕對是很美的一項特權。但是,就如同試圖「治療」心理「疾病」的醫師一樣,效果多半不如預期。

因為「醫師」和「病人」間的關係本就隱含了「上/下」「正常/不正常」的對等關係,
無論如何有愛心,都難免會用不對等的立場來看待與詮釋需要幫助的那一方。
「幫助」亦然。我知道有許多人是無私的提供協助,不帶偏見、也不求回報的。但這兩字本身隱含了「因為我比你好/強/優越,所以我願意幫助你」、甚至「你沒資格有意見,因為我願意來幫你已經很不錯了」這類無意識下的「幫助者(強)/被幫助者(弱)」階級立場。

回到源頭。為什麼會有「需要被幫助」的人?
原因很多,可能是複雜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下的產物、機運、加上個人選擇相互交錯的結果。
這些問題社會整體佔了一大半。而社會是我們每一個各體組成的。
如果我們沒有製造出問題,現在又何需要「幫助」來解決問題?
雖然有一批善心、溫暖的人們持續在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們,但是,自認比其他人高尚、全世界都應該為其服務、最有可能把別人變成「被幫助者」的那批人,仍然繼續做著「製造更多需要被幫助的人」的事,這樣對嗎?
如果我們是共同組成這社會,那麼,社會上出了問題,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有某部分出了問題。或許這才是我們應該先承認,並且去幫助的部份。

先幫助自己吧。
幫自己褪下凡事利益至上的思考方式、幫自己放下競爭對立的思維、幫自己看清情緒受到刺激就想要酸言酸語的渴望、幫自己建立尊重各種不同聲音的心胸、幫自己去相信「我不需要被別人認同才有安全感」的內在設定...你有太多可以幫自己做的事。
最妙的是,當大家都在這樣幫自己時,你可能會發現,我們傳統定義需要「被幫助」的人事物變少了,只剩下偶爾「遇到低潮需要被鼓勵、陪伴、和傾聽」的朋友。

當這樣把自己處理好了,你看事情的觀點會變。再沒有需要真正被「幫助」的人。但是我可以純然的給予、將我的知識、技能、甚至只是陪伴,給予我覺得我想給的人事物。
這是個人認為的Be A Giver的意涵,單純的給予,不是很好嗎?
這樣的給予,連「分享」都不用了。(不得不注意,現在很多以「分享」為名的表述,其實已變成一種比較好聽的行銷名詞,包含期待回饋的意圖,已經不是單純的分享了...尤有甚者,很多人在不經意間就分享了根本不屬於你的東西:你是不是也分享過免費線上看院線片的網址連結而且覺得沒有問題呢?)

這種普遍不自覺(或刻意?)的態度,也是104這次看似感人的廣告,卻引起諸多負面聲音的原因。

當你覺得我是在幫助社會(或某人某事某物),我就在一個道德合理化的控高點,以至於就算用不合常理、矯情、甚至用話術來美化包裝操控人們觀感情緒的方式,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了。但這不是在解決問題,反而是在引導某種情緒、導向特定立場。這是非常危險的作法。歷史上太多以善為名、但最終卻只掀起對立或僅滿足特定立場的活動了。還是一句老話:通往地獄之路往往是善意舖成。不可不慎。

當然,我並非全然否定這樣的事。若身為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能登高一乎,引起重視,帶來改變的機會大得多、效果也更普及,這絕對是好事;但相對的,做大規模,就有群眾、有市場、有利可圖。以善為名的大規模心靈活動是更是無本生意、利潤更大、獲利更高、還能有好形象,你說,有心人士不來嗎?

最後,我懇求各界大德,要做對的事,務必要全程都以對的方式來執行,不容一絲妥協。
如果你真心相信某種理念或某個作為是正確的,當有大金主想贊助、告訴你好的觀念要推廣、要懂得行銷廣告,這樣可以幫助更多人...時,請務必謹慎的關注對方的能量狀態和起心動念,以及是不是從無條件或看似合理的條件,一步步讓你卸下心防、最後反而接受對方的一切條件、最後完全妥協?

只要摻雜一絲不純正、非全然與你目標一致、非從最高善出發的能量介入,任何活動最終都可能是反其道而行的結果。就像旅美棒球好手王建民投球時的放球點,只是肉眼看不出來的細微差距,卻可能帶來原本的三振變成被全壘打的兩極結果!

或許有朋友會說,我這不是在玩弄文字遊戲嗎?或許吧,但我相信文字的力量(其實就是一種咒語)。尤其,人類的語言本身已有極大的侷限性,如能更加精確,背後意念的傳達上和發生在潛意識的無形效力,應該也會更理想。如果您還是不認同,那就當做朋友一場、放縱我耍耍嘴皮子吧XD~謝謝收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